推荐阅读

纺织头条 | 融合智慧力量,推进数智化进程!中

纺织头条 | 融合智慧力量,推进数智化进程

纺织头条 | 融合智慧力量,推进数智化进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四届六次理事会暨四届十次常务理事会议举行 1月8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四届六次理事会暨四届十……

市场去哪:郑州物流企业随批发市场外迁“迁徙

发布时间2014-09-24 11:09 作者:zhongfang

 

不少老市场没有配套的仓储物流区域(河南商报记者刘鸿翔/摄)

从2012年至今,郑州有80多家批发市场外迁。

市场迁往四环外,不仅影响市场商户的命运,也对至少过半业务依赖于批发市场的本土物流企业造成影响,有些企业为了跟上市场商户,一年搬好几次家。

现象:应对市场外迁,数百家物流企业抱团成立商会

虽然郑州上周连续几天阴雨天气,但袁伯合丝毫不比平时清闲。

作为秘书长,他正忙于筹备中国国际商会河南物流商会。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郑州批发市场外迁。

“郑州批发市场外迁对专线物流影响非常大,物流公司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都在外迁,没有地方去,很多可以说是岌岌可危、如履薄冰。”袁伯合说。

他介绍,目前商会旗下已经聚集了以专线物流为主的600多家物流公司。

而这两年来,在市场外迁背景下,中小物流企业都意识到了抱团发展的重要性,开始自发组织联盟。据不完全统计,其间河南有六七家物流联盟成立。 

影响:跟着批发市场商户,物流企业搬家是常事

“批发市场的外迁,对本土物流的零担企业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郑州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流运营副总经理王玉军说,现在批发市场搬到四环外,使运输半径从10公里左右扩展到20公里左右。

货物的集散时间成倍延长,油耗成倍增加,物流企业需要投放更多的运力集结货物,成本总体在上升。王玉军认为,物流企业运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将倒逼企业转型。

“物流企业大多是租赁生产场地,没有合法用地手续,市场外迁造成场地租赁中断,寻找新场地及租赁费用加大了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据省公路港务局业务发展部部长花建功所知,不少企业都受到了影响。

“很多小型专线物流企业,就靠着一个批发市场网点,所有人员靠这个吃饭。”河南省交通物流协会秘书长史强说,市场一旦外迁,这些网点就可能停业,从业人员就会失去工作。

“比如我们长顺物流,2006年起在黑庄市场设收货点,直到去年市场外迁。几个月过去了,我们现在还在找新地方设网点。”袁伯合说。

一个极端例子是,荣原物流前后搬了19次家。袁伯合说,“虽然这个企业不完全是受市场外迁的影响,但物流企业因为市场外迁而跟着搬好几次家,很常见。”

背景:本土物流企业至少过半业务依赖于批发市场

市场外迁之所以能给郑州物流业带来这么大震动,是因为本土物流企业有至少过半业务依赖于批发市场。

“从构成上说,物流分为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国内业务又分为大宗货源和零担,大宗货源以原材料、产成品为主,零担业务主要集中在民生消费品领域。”王玉军介绍说。

他认为,在郑州业内,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物流企业大概有20%的零担业务,但主要从事零担或专线物流的企业大概有80%的业务来自批发市场。

 

“大部分企业是零担型的配送企业或专线,没有批发市场做支撑,这些商贸型的物流企业必然面临生存危机。”他说。

袁伯合则预计,专线物流、小型物流占本土物流企业的90%。

元通集团中国中部纺织服装品牌中心副总经理马黎明也认为,郑州本地输出物流主要由本地物流公司承担。

“简单地讲,就是动脉和静脉的关系。”他这样比喻郑州批发市场与本土物流企业的关系。

“本土零担物流企业收入的70%来自郑州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商户。”花建功认为,虽然随着电商发展,预计会有较多的本土批发市场商户转型,但河南消费大省会延续郑州本土批发市场业态,本土物流企业与批发市场还将长期依存。



 

变化:市场外迁背景下商户还得警惕物流企业“跑路”

但对于批发市场商户而言,部分物流企业已不再让他们放心。

“很多商户都让物流公司代收货款,去年我们遇到一家物流企业‘跑路’,把很多商户的货款卷跑了,我比较幸运,压的货款比较少。”郑州南三环一家市场的商户张先生说,在市场外迁过程中,商户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新去向,与一些小型物流企业的关系也变得微妙,需要保持警惕。

“别说去年,就是今年也有几家物流公司‘跑路’。”河南省供应链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河南润之新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强说。

他总结了几条物流公司“跑路”的原因:有的挪用客户货款,用于自己的吃、喝、住、行,或者用于自身业务的投资,但自身利润支撑不了挪用的金额;也有的企业经营不善,或者发生重大事故,自身承担不了赔偿。

而在政策环境下,很多企业被迫经常搬迁,成本压力过大,也是“跑路”的一个诱因。

问题:规划不合理导致市场仓储物流配套不足,物流企业无法提升档次

“又脏、又乱、又堵,还不能不来。”9月16日下午,商户古先生这样评价雨中的郑州火车站商圈。

“我们也不愿意来火车站这一块,不愿被罚,但必须围绕客户。客户也不愿意,他们提个货堵得要命。”腾达物流总经理娄平说。

大家都不满意,问题出在哪儿?

物流业认为,问题的根儿在政府规划以及市政配套不够合理。

首先是,在规划之初,很多市场就没有配套的仓储物流区域。但批发市场实际的仓储配套需求量甚至要远大于商铺。

张志强认为,商铺和仓储的需求比例为1∶20,“商铺只能起到产品展示和商户接待的功能,而大部分产品是要存放在仓库里的。”

娄平也觉得,“批发市场所需要的仓储面积应该比市场商铺面积大一倍才够用。”

 

“火车站市场物流网点主要集中在顺城街,不管刮风下雨,车都是停到路上。市场外迁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袁伯合说。

另外,很多本土物流企业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从而发展水平受限。

“很多小型物流企业不是很正规,想提升水平,却达不到拿地的要求。”史强说,业界有一种声音,“活儿都是本土企业干的,却受不到重视。”

“河南本土物流企业存在‘散、小、乱、差’的现象,已成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短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制约。”河南物流商会筹备工作报告中写道,“怎样改变物流行业的发展格局、突破瓶颈,去适应‘建设大枢纽、培育大产业、发展大物流、塑造大都市’的整体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