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纺织头条 | 融合智慧力量,推进数智化进程!中

纺织头条 | 融合智慧力量,推进数智化进程

纺织头条 | 融合智慧力量,推进数智化进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四届六次理事会暨四届十次常务理事会议举行 1月8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四届六次理事会暨四届十……

杨建国:目前更为迫切的是对整体园区进行摸底、

发布时间2014-09-28 10:08 作者:zhongfang

《中国经营报》:你对园区建设研究多年,其中对接触的众多工业园区什么印象?

    杨建国:园区招商引资难,主要载体是管理者,他们每年都背负着重大的招商任务,而在巨大压力下,园区可能面临“有商没地落”“地里没有商”。许多地区的产业园区里,主导产业多而杂,关联性不强,如同一个园区里的两家相邻企业,一个做食品,一个做汽车零配件。

    《中国经营报》:自1984年开始,中国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已有30年。期间,园区建设的众多问题开始集中爆发,目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杨建国:目前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仅在目前产业集聚区转型上,许多地方政府名义上是建设产业集聚区,但是和过去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并没有实质性区别。其中,项目布局杂乱,企业五花八门,产业互动、产城互动不明显等尤为突出。

    2.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缺少龙头带动。主导产业贪多贪全,不论流行什么产业,盲目跟风引进,结果精力分散,不能形成一个强势的主导产业,成为“四不像”。我此前与一些产业集聚区负责人打交道,问他们主导产业是什么,如数家珍地说出10余个后还没谈完,而再问园区的支柱产业、龙头企业,马上变得含糊其辞。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初期,由于认识不到位,误以为“捥到篮子里都是菜”,缺乏对项目入驻门槛的源头把控,造成宝贵的土地资源过早流失,结果导致现在可能有了好的项目却苦于“无地可施”。而多年来,各园区采取“建厂圈地”“未批先建”等,致使几年前的项目现在仍旧荒草丛生,没有实质性进展。

    4.产业链条不完善,协同发展不明显。产业集聚区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产业集群发展,然而一些地方由于招商引资缺乏针对性,不加选择地引进项目,导致产业链条没有形成、协作配套不明显。

    5.招商引资缺乏针对性,技术手段落后。招商引资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关键,不少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热情很高却不得要领,每年花销不小的人力、财力、物力,招商引资效果却并不明显。个别地方甚至干脆守株待兔,坐等客商找上门来。

    6.配套服务滞后。后续服务与项目洽谈时的承诺脱节也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让人扼腕的一个现象,为了吸引项目落地,一些地方在项目接洽时承诺得“天花乱坠”,一旦项目落了地,服务就开始出现“疲软”,甚至处处刁难,导致项目推进缓慢。

    7.区域产业同质化形成恶性竞争。此前在南方一城市经济开发区考察,其“一镇一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导产业的确定应充分依据地方产业基础与资源特点,突出特色,反观一些区域,相邻的县区里做同一个主导产业的绝非个案,产业同质化的竞争造成了极大内耗。

    《中国经营报》:不能回避的是,国内经济开发区快速发展,已成为所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多份公开调查报告称,工业园区也随之成为污染重灾区。

    杨建国:国内众多工业园区成为污染重灾区是个严肃的现实。工业园区不惜牺牲环境资源换经济效益的大背景,是区域性的产业转移和产业调整。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并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颇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却成为“机遇”,被淘汰产业是其眼中的“香饽饽”,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成为最好的转移平台。随之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继续依靠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得以生存。而其污染治理更是形同虚设。

    《中国经营报》:关于经济开发区,当前都在谈论其“转型”等事宜。在你看来,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杨建国:从产业园区的功能构建上来说,由过去的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到现在的产业集聚区,因势利导地利用企业自身的功能构建,企业集中布局,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以此发挥产业链的效益,缩减中间生产成本,进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工业园区的“集聚”性更强。同时赋予产业园区复合功能,扭转产业园区目前过于强调产业功能,而城市功能建设相对滞后的境况,围绕产业发展进行人才、研发、服务、商业等环节配套。

    但工业园区目前更为迫切的不是转型,而是对整体园区进行摸底、整顿,从国家层面抑制地方政府园区扩建冲动、“卖地冲动”,并在未来调整、优化园区考核机制。